建筑问答网A125.com > 建筑施工 > 施工技术 > 提问

什么是依水景观?  ,水面,景观

已解决  --    --  0个回答  次浏览0
分享微信 发送朋友 打印
最佳答案
楼层: 1
回答人:58000391 - 泥土工 2级 - 提交时间:2015/3/16 11:45:00  举报
水来自于大自然,她带来动的喧嚣,静的和平,还有韵致无穷的倒影[2]。水是风景设计中重要的组成局部。她为植物、鱼和野外生灵提供生存之地。水可能是所有景观设计元素中最具吸引力的一种,它极具可塑性,并有可静止,可活动,可发作声音,可以映射周围景物等特性,所以可单独作为艺术品的主体,也可以与建筑物,雕塑,植物或其他艺术品组合,创造出独具品格的作品[1],因此水景在大众艺术的领域里,应该占有一席之地。早期水景大多与艺术品相搭配,所以其演变也是传统的、着重观赏的雕塑或神像喷泉、水池,进入与抽象造型相结合的水景,再进入到与周围环境相搭配的水景,以及能够让人亲近接触的亲水性喷泉[3]。 
  正是水的这些特性,才表达出园林中依水景观的无穷魅力。作为园林中的奇特一景----依水景观,与水景一样也相应的有它奇特的观赏价值。 
  2.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 
  依水景观是园林水景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,由于水的特殊性,决定了依水景观的异样性。在探讨依水景观的审美特征时,要富裕控制水的特性,以及水与依水景观之间的关系[3]。利用水体充裕的转变形式,可以形成各具特色的依水景观,园林小品中,亭、桥、榭、舫等都是依水景观中较好的体现形式。  
  2.1 依水景观的设计形式  
  2.1.1 水体建亭
  水面开阔舒展,明朗,流动,有的幽深宁静、有的碧波万顷,情趣不同,为突出差别的景观效果,一般在小水面建亭宜低邻水面,以细察涟漪。而在洪流面,碧波坦荡,亭宜建在临水高台,或较高的石亟上,以观远山近水,舒展胸怀,各有其妙。  
  一般临水建亭,有一边临水、多边临水或完全伸入水中,四周被水环绕等多种形式,在小岛上、湖心台基上、岸边石矶上都是临水建亭之所[5]。在桥上建亭,更使水面景色锦上添花,并增加水面空间条理。  
  2.1.2 水面设桥  
  桥是人类跨越山河天堑的技术创造,给人带来生活的进取与交通的方便,自然能引起人的美好联想,固有人间彩虹的美称[5]。而在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,地形转变与水路相隔,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,相同景区,组织游览路线。并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[4]。因此小桥流水成为中国园林及风景绘画的典范景色。在规划设计桥时,桥应与园林门路系统配合、方便交通;联系游览路线与观景点;注意水面的划分与水路通行与通航;组织景区离开与联系的关系。  
  2.1.2.1 水景中桥的类型及应用  
  步石  
  又称汀步、跳墩子,虽然这是最原始的过水形式,早被新技术所替代,但在园林中尚可应用发挥有情趣的跨水小景,使人走在汀步上有脚下清流游鱼可数的近水亲切感。汀步最适合浅滩小溪跨度不大的水面。也有结合滚水坝体设置过坝汀步,但要注意安定。  
  梁桥  
  跨水以梁、独木桥是最原始的梁桥。对园林中小河、溪流宽度不大的水面仍可使用。就是水面宽度不深的也可建设桥墩形成多跨桥的梁桥。梁桥平坦便于行走与通车[5]。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,梁桥除起到组织交通外,还能与周围环境相结合,形成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,耐人寻味。  
  拱桥  
  拱桥是人用石材建造大跨度工程的创造,在我国很早就有拱券的利用。拱桥的形式多样,有单拱、三拱到连续多拱,方便园林差别环境的要求而选用。在效用上又很适应上面通行、下面通航的要求。拱桥在园林中更有奇特造景效果。因此有“长虹偃卧,倒影成环”的描写。如北京的玉带桥、十七孔桥。玉带桥是西堤上唯一的高拱石桥,拱高而薄,恰如一条玉带横舞水面,它造型纷乱、结构精美,在水面上映出婀娜多姿的倒影。  
  浮桥  
  浮桥是在较宽水面通行的简单和临时性要领。它可以免去做桥墩基础等工程办法,它只用船或浮筒替代桥墩上架梁板用绳索拉固就成通行的浮桥。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,它起到多方面的作用,但其重点不在于组织交通。由于它固而不稳,人立其上有晃悠动荡之势,给人以担心的感触,利用浮桥的不稳因素,可以与水的静态形成强烈的比拟,更能激发人们勇于冒险、积极奋进的进取心。 
  吊桥  
  在急流深涧,高山峡谷,桥下没有建墩的条件,如我国西南地区,最宜建吊桥。它可以大跨度的横卧水面,悬而不落[6]。吊桥具有优美的曲线,给人以轻巧之感。立于桥上,既可远眺,又可近观。轻巧的悬索吊桥随着我国科技成长,今后在依水景观的设计中,必将出现更多的具有优美曲线、轻巧的吊桥。  
  亭桥与廊桥  
  这类即有交通作用又有游憩效用与造景效果的桥,很适合园林要求。如北京颐和园西堤上建有幽风桥、镜桥、练桥、绿柳等亭桥。这些桥在长堤游览线上起着点景休息作用,在远观上冲破上堤水平线构图,有比拟造景、破裂水面条理作用[6]。桂林七星岩的花桥,这一长的廊桥是通往公园入口第一个景观建筑。扬州瘦西湖上的五亭桥是瘦西湖长轴上主景建筑。  
  2.1.3 依水修榭
  榭是园林中游憩建筑之一,建于水边,《园冶》上记载“榭者借也,借景而成者也,或水边,或花畔,制亦随态”,说明榭是一种借助于周围景色而见长的园林游憩建筑。其基本特点是临水,尤其着重于借取水面景色。在效用上除应满足游人休息的需要外,还有观景及掩饰风景的作用。  
  最多见的水榭形式是:在水边筑一平台,在平台周边以低栏杆围绕,在湖岸通向水面处作敞口,在平台上建起一单体建筑,建筑平面通常是长方形,建筑四面开敞通透,或四面作落地长窗。 
  榭与水的结合方法有很多种。从平面上看,有一面临水、两面临水、三面临水以及四面临水等形式,四周临水者以桥与湖岸相联。从剖面上看平台形式,有的是实心土台,水流只在平台四周环绕;而有的平台下部是以石梁柱结构支撑,水流可流入局部建筑底部,甚至有的可让水流流入整个建筑底部,形成驾临碧波之上的效果。  
  2.1.4 水面建舫  
  舫的原意是船,一般指小船。建筑上的舫是指水边的一种建筑,在园林湖泊的水边建造起来的一种船形建筑。舫的下部船体通常用石砌成,上部船舱则多用木构建筑,其形似船[5]。舫建在水边,一般是两面或三面临水,其余面与陆地相连,最好是四面临水,其一侧设有平桥与湖岸相连,有仿跳板之意。它立于水中,又与岸边环境相联系,使空间得到了延伸,具有富于转变的联系方法,即可以突出主题,又能进一步表达设计意图。  
  2.2 水与山石之间的关系  
  2.2.1 石  
  在园林,特别在庭园中是种重要的造景素材。“园可无山,不可无石”,“石配树而华,树配石而坚”。今天,园林用石尤广,能固岸,坚桥,又可为人攀高着蹬,围池作栏,叠山构峒,指石为坐,以至立壁引泉作瀑,伏池喷水成景。品石中较典范的有太湖石,黄石等。品石,在景石造型中,可作庭园的掩饰,陪衬小品,也可以石为主题组成依水景观的中心。在运用品石时,要凭据具体素材,重复琢磨,取其形,立其意,借状天然,方能“片山多致,寸石生情”的增色景观。  
  2.2.1.1 雕塑型景石
  其所选的品石素材自己就具有一定的形状特征,或酷似风景禽鱼,或若兽若人,神貌兼有;或稍以加工,寄意于形[12]。塑物型景石作为庭中观赏的孤赏石时,一般安排在入口,前庭,廊侧,路端,景窗旁,水池边或景栽下,以一定的主题来表达景石的一定意境,置于庭中,往往成了庭园的景观中心,而深化园意,丰满庭景。  
  2.2.1.2 筑山型景石  
  该种景石,常用岩、壁、峡、涧之手法将水引入园景,以形成河流、小溪、瀑布等。溪涧及河流都属于流动的水体,由其形成的溪和涧,都应有差别的落差,可造成差别的流速和涡旋及多股小瀑布等。这种依水景观的形成,对石的要求很高,特别是石的形状要有充裕的转变,以小取胜,效仿自然,展现水景主体空间的迂回曲折和开合收放的韵律,形成“一峰华山千寻,一勺江湖万里”的意境。  
  2.3 临水驳岸形式及其特征  
  园水局之成败,除一定的水型外,离不开相应岸型的规划和塑造,协调的岸型可使水局景更好的出现出水在庭园中的作用和特色,把旷畅水面做得更为舒展。岸型属园林的领域,多顺其自然[5]。园林驳岸在园林水体边沿与陆地交界处,为稳定岸壁,守卫河岸不被冲洗或水淹所设置的修筑物(保岸),务必结合所在景区园林艺术品格、地形地貌、地质条件、水面形成、质料特性、种植设计以及施工要领、技术经济要求来选其建筑结构及其建筑结构形式。庭园水局的岸型亦多以模拟自然取胜,我国庭园中的岸型包括洲、岛、堤、矶、岸种种形式,差别水型,接纳差别的岸型。总之,务必极尽自然,以表达“虽由人作,宛若天开”的效果,统一于周围景色之中。  
  2.3.1 洲渚  
  洲渚是一种濒水的片式岸型,造园中属湖山型的园林里,多有洲渚之胜。洲渚不是单纯的水面维护,而是与园林小品组成宽裕天然情趣的水局景的一项重要手段。  
  2.3.2 岛  
  岛一般指突出水面的小土丘,属块状岸型。常用手法是:岛外水面萦回,折桥相引;岛心立亭,四面配以花木景石,形成庭园水局之中心,游人临岛眺望,可遍览周围景色。该岸型与洲渚相仿,但体积较小,造型亦很灵巧。  
  2.3.3 堤  
  以堤离开水面,属带形岸型。在大型园林中如杭州西湖苏堤,既是园林水局中之堤景,又是诱导眺望远景的游览路线,在庭园里用小堤做景的,多作庭内空间的破裂,以增添庭景之情趣。  
  2.3.4 矶  
  矶是指突出水面的湖石一类,属点状岸型,一般临岸矶多与水栽景相配,或有远景因借,成为游人酷爱的摄影点。位于池中的矶,常潜伏喷水龙头,自湖中央溅喷成景,也有用矶作水上亭榭之衬景的,成为水局三小品。  
  2.3.5 池岸  
  岸型中最多见的仍数沿池作岸的环状岸型,通称池岸[5]。我国传统庭园池岸多属自由型,它因势而曲,随形作岸。一般多以文石砌作,或以湖石,黄石叠成[11]。新建庭园之小池池岸,形式多样,接纳的质料亦各不相同,这些岸式一般较精致,与小池水景很协调,且往往一池接纳多种岸式,差别的岸式之间用顽石作衔接,使水景更为添色。  
  2.4 水与动植物的关系  
  水是植物营养充裕的栖息地,她能滋养周围的植物、鱼和其它野生物。大多数水塘和水池可以饲养观赏鱼类,而较大的水池则是野禽的避风港[10]。鱼类可以自由地生活在溪流和小河中,但溪水和小河更适合植物的生长。水池中可以培养出茂盛且品格不同的植物,而在小溪中精心培育的植物则是问心无愧的建筑艺术。  
  2.4.1 水与植物的关系  
  2.4.1.1 水边的植物配置
  无论巨细水面的植物配置,与水边的距离一般要求有远有近,有疏有密,切忌沿边线等距离栽植,制止单调呆板的行道树形式[7]。但是在某些情况下,又需要造就浓密的“笔直绿障”。  
  如杭州黄龙洞水池南面的山,山脚距水池10余米,山坡陡峻,树木郁郁葱葱,形成一个庞大的“笔直绿面”,高达30余米,而水池宽仅18米,再加上池旁白色的园林建筑烘托,崎岖比拟越发明显。林中鸟声唧唧,坐临池畔,如入深山老林,使人感触水池空间更为宁静、古拙。  
  2.4.1.2 水面的植物配置  
  水面全部栽满植物的,多适用小水池,或洪流池中较独立的一个局部,在南方的一些自然风景区中,保存了农村田野的风姿[8],在水面铺满了绿萍或红萍,如似一块绿色的地毯或红色的平绒布,也是一种野趣;在水面局部栽植水生植物的情况则比较普遍,其配置一定要与水面巨细比例、周围景观的视野相协调,尤其不要妨碍倒影孕育产生的效果。  
  2.2.4 水与动物之间的关系  
  动物是水景规划设计中的重要要素之一。水是生命之源,离开了水就意味着失去了动物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。另一方面,因为动物的存在,水景变的更具有灵性,成为依水景观中的又一个闪光点。  

我要评论 好评次数 0   坏评次数 0
对最佳答案的评论

评论字数在200 字以内
  好评 坏评